今天是:
    航模飞机产品
       初学者飞机
       电动飞机
       油动飞机
       油电两用机
    螺旋桨|旋翼|整流罩
       木桨
       碳桨
       碳旋翼
       整流罩
    航模遥控器
       入门级遥控器
       中级学者遥控器
       高级学者遥控器
    航模动力系统
       航模电机
       航模发动机
       电池|电源等
    其他航模产品
       舵机
       电调
       接收机
       其他配件产品
  业界资讯
无人机行业“喜与忧”

        7月18日,四川日报刊发题为《无人机期待自飞空域》的整版报道,详述了近期以来多地“严苛”的无人机监管政策对创新行业的影响,也提出了四川省在无人机监管方面的创新性举措。
       以下为报道摘要: 近段时间,成都、绵阳等地,人们不时会收到手机信息,在一些公共场所也能看到警示牌,说的都是一件事:加强无人机管理,以防干扰航空运行。这些信息和警示牌的背景,是今年以来频发的无人机擅闯民航机场空域、影响飞行安全事件。加大管理打击力度,又对快速发展中的无人机产业造成冲击。
       破解难题,四川做出了全新的尝试。六月底,《四川省民用无人机驾驶安全管理办法》向公众征求意见,该文件创新性地提出通过设置管控空域、报备空域、自飞空域来加强对无人机的管理,这种创新的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让无人机产业看到了希望。

 

严格的管理让无人机企业“呼吸困难”


       近段时间,四川频繁出现无人机干扰正常航班事件。4月17日以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19天内共发生9起无人机扰航事件,造成共计过百架航班备降、返航或延误,其密集和危害程度空前。其中17日、18日之内,有超过30架来自全国各地的航班因无人机干扰备降于重庆、贵阳机场,导致成都双流机场出现了大面积的旅客延误现象。
       四川警方对此积极做出响应,自4月起开始严厉打击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的无人机飞行。根据成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4月19日到21日查获三起“黑飞”案件,无人机飞手均被行政拘留5天。
政府的严格管理对无人机产业的影响巨大。由于审批较为严苛,当前许多正规的无人机生产和应用企业尚无法保证公司每个项目都具有完备的飞行手续,严格的监管让这些企业举步维艰。
      菁蓉镇无人机创新创业基地负责人卢开成表示,大量无人机不敢起飞了。
中国民航局授权的3大无人机云系统之一“飞云”的运营方、西南无人机飞行服务中心技术负责人高梓恒介绍,和以前相比,现在每天注册无人机升空架次少了70%以上。
      四川日报的记者走访了成都11家无人机企业,其中7家表示4月后出现了明显的业务下滑,甚至有3家企业处于业务停滞或半停滞状态。
     农业植保无人机生产商、成都前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毅表示,因不能起飞,已停止新机型的试飞测试,客户也不敢进行植保飞行;
     大疆无人机四川代理商、成都大亚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琪表示,5月已开始关店裁员。


新政策带来新活力


       7月,《四川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办法》正式印发,该文件除明确相关管理主体责任外,将全省民用无人机飞行空域划分为管控空域、报备空域和自飞空域,管控空域由省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提出划设申请,经军队、民航等有关部门批准后确定;而报备空域和自飞空域无需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审批,自飞空域更无需向相关部门报备。
      文件中创新性的提出了“自飞空域”概念,让人们“眼前一亮”,文件一经公布变产生了巨大“政策红利”。 顺丰集团于7月13日宣布,总投资7.4亿元的大型物流无人机总部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成都。
      顺丰集团虽未透露落户原因,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源于四川创新的空域管理政策,管理的放宽将推动顺丰集团率先在川打开市场。
      顺丰无人机研发单位之一、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助理刘伏虎表示:“有了空域,直接受益的是应用。”他认为,一旦空域松开,无人机市场有望迅速扩大,带动成立一批做无人机应用企业,同时吸引更多省外无人机企业的销售端、服务端落地。 成都工业学院无人机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严月浩认为,市场蓬勃不是无人机企业总部选择四川的首要因素,但政府应抓住市场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打破目前缺乏支持政策的局面,从而加速产业集聚发展。

 

专家提醒:

      无人机管理仍需加强 多位专家和企业负责人提醒,《办法》并未解决无人机产业的所有问题。无人机的生产、作业标准亟待统一。

      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监王朝明最近遭遇尴尬:参与竞争某政府部门项目,客户提出一个简单要求——提供产品质量可靠的证明,而这是年销售额逾亿元的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无法办到的,“我们只有自己内部检验标准,客户不信,我就没办法了。”
根据国内规定,所有民用飞机都要获得航空器适航证,即官方检验证明该飞机安全可用。而在无人机领域,目前没有官方标准和检验机构。“有些无人机明明只能抗5级风,厂商说依据他的标准,这机子能抗6级风,也没人管。”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这造成行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带来安全风险。
四川悦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悦飞希望,借助电子围栏等技术,未来的无人机管理应更加精细化、动态化,真正做到:“不让飞的地方飞不起来,飞得起来的地方都让飞。”

报道原文:无人机期待自飞空域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70718/168478.shtml

来源:中国无人机网  时间:2017-07-20 10:06

豫ICP备 15036351号-1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弦歌大道与东风路交叉口东南角翰林院3号楼3单元1501室
服务电话:0372-2991122 邮箱:gamcup@126.com